北京报道1月29日,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号发布消息, 针对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阿斯利康)工作人员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负责人表示, 前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 国家医保局督促深圳市成立了医保、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专案组, 对案件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批捕。近期, 国家医保局联合公安部对阿斯利康中国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通报了案件阶段性调查进展, 要求阿斯利康中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后续调查, 并立即开展内部排查整改、堵塞营销监管漏洞, 加强员工守法教育、切实增强诚信意识, 适时曝光约谈及整改情况。阿斯利康中国按照约谈要求, 及时对接深圳市医保局和公安局做好案件后续侦办工作, 督促员工有类似行为的主动投案自首, 并在企业官网公布案件和自查整改情况。阿斯利康(中国)官网也就此事发布公告称, 2021年8月公司通过自查发现深圳市有少数员工存在篡改或参与篡改患者检测报告的行为, 对于此类员工已经严肃处理, 并第一时间向地方医保部门汇报, 表明公司态度, 并积极协助政府调查。2021年12月27日, 国家医保局和公安部联合约谈阿斯利康中国。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深圳涉嫌骗保案的调查情况, 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公司对此高度重视, 诚恳接受国家医保局和公安部门的指导和建议, 并将全面落实相关要求, 进一步强化管理监督, 不断提升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 确保将合法合规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公司将持续开展针对性的内部自查自纠行动, 防止任何涉嫌骗保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至于包括涉案人员、金额、药品名称及处理决定等更多案件细节, 阿斯利康官网没有公布。《华夏时报》记者随即致电位于上海张江的阿斯利康(中国)总部, 电话已转为自动回复模式:我公司春节假期于1月26日-2月6日结束, 2月7日正常上班。本报记者注意到, 对于案件发现起源, 国家医保局和阿斯利康各有不同表述, 国家医保局通报该案件系“前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 而阿斯利康公告则为“在内部合规检查中发现”。事实上, 早在2021年9月坊间就有消息称, 阿斯利康肿瘤团队有8名销售人员被拘留。阿斯利康肿瘤团队因涉及篡改基因检测报告, 涉嫌骗取医保, “被一窝端”;目前已有8人被拘, 该团队暂时处于失联状态, 阿斯利康公司法务部团队全部到当地去处理。
       该消息称, 阿斯利康此肿瘤产品, 只能用于EGFR阳性突变的一线治疗中, T790m突变的才能报销, 所以估计改的基因检测的结果就是这方面的数据。
       由此不难推断,

此次涉及违规骗保的产品为阿斯利康明星肿瘤药泰瑞沙(奥希替尼)。泰瑞沙所卷入的骗保事件也不是个例。据四川省天全县人民检察院此前一份不起诉决定书中显示, 该药品出现过超适应症用药, 并涉及违规骗保行为。该决定书称, 2017年3月, 高某母亲查出肺癌。2019年6月, 四川华西医院一位医生建议其母亲改用泰瑞沙。
       但是根据泰瑞沙使用说明,

患者只有“EGFR-T790M突变阳性”时, 使用该药才有效,

并能得到医保报销。而高某母亲2017年、2018年先后两次进行了NGS基因检测, EGFR-T790M突变均为阴性。随后, 高某母亲从同在旅馆居住的“张大姐”手中拿到一份“EGFR-T790M基因阳性突变”的基因检测证明, 得以享受报销。半年后, 这份基因检测证明在天全县医保局调查中被查出是伪造的。
       半年时间内, 高某母亲共使用违规报销了7次泰瑞沙, 共计95897.9元。此外, 2021年4月四川省医保局曾发布《曝光台:2021年第一期曝光典型案件(10例)》, 第一个涉案的就是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四川宜宾市医保局通过实名举报发现:2019年10月至11月期间, 医药代表李某通过伪造处方笺的方式, 冒用病人杨某名义, 在宜宾康贝大药房购买5盒奥希替尼转售给他人, 涉及医保金额共计6.7万元。据悉,

下一步, 国家医保局将联合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范围内对篡改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重拳出击, 全面排查, 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此类欺诈骗保行为, 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在此, 也督促相关企业和人员有类似行为的, 立即到所在地医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投案自首, 争取宽大处理。